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湖南教育新闻网:当“桃源刺绣”遇上“果香梨韵”——湖南工艺太阳集团“针情桃源”团队赴梨子岗村开展乡村振兴实践
时间:2025-07-18   来源:   作者:   审核:   点击数:

湖南教育新闻网:http://news.hnjy.com.cn/content/646941/59/15128560.html

湖南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蔡胜男 杨荣)近日,太阳集团tcy8722网站“针情桃源”实践服务队走进常德市桃源县郑家驿镇梨子岗村开展非遗传承与乡村振兴主题实践活动。实践服务团队依托学院专业优势,通过“非遗实践+产业研学”,为传统村落注入青春活力。

刺绣文创:让老手艺焕发新生机

在齐绘绣庄,学生们全身心投入刺绣文创设计与制作,丝线在指尖灵动穿梭,一幅幅融合现代设计理念与传统刺绣工艺的作品徐徐诞生。学生们以梨子岗村的风土人情、自然风光为灵感根基,精心创作出独具村落特色的刺绣佳作,如精美的春夏秋冬系列手持镜子、展现田园风光的刺绣书签等。这些作品既承载着艺术之美,更是非遗刺绣技艺创新传承的结晶。

学生组长何盼盼介绍道:“这些作品将通过绣庄的电商平台销往全国,部分收益将反哺村内非遗工坊建设。”村民王大姐看着绣庄里一件件精美的刺绣作品,脸上满是欢喜:“以前哪想过咱们这老手艺能这么受欢迎,现在不仅能看到年轻人把村里的美景绣出来,还能通过网上卖钱,真是太好了!”

实践服务队学习桃源绣

“针情桃源”非遗传承实践服务队绣制的刺绣文创产品已投入市场

产业研学:从枝头到舌尖的实践课

清晨的梨园里,金灿灿的果实挂满枝头,空气中飘荡着沁人心脾的果香。在梨子岗村黄金梨产业园,一场别开生面的产业研学活动正在展开。

学生们在果农的指导下,不仅体验了采摘的乐趣,更系统学习了蔬果的标准化种植技术,从疏花疏果到枝条修剪,亲身参与果园管理的每个环节。通过亲手采摘、分拣包装、研讨“梨元素+”开发建议等实践环节,队员们既感受到丰收的喜悦,也体会到现代农业的精细化管理。

果农老周一边示范剪枝技巧,一边感慨:“这些大学生带来的新思路,让我们看到了传统农业的更多可能性。”团队成员李同学在参与完整个产业研学活动后表示:“这次实践让我深刻认识到,农业并不是简单的种与收,里面有很多学问。我们提出的‘梨元素 + 文创’‘梨元素 + 旅游’等想法,要是能落地,说不定能让梨子岗村的黄金梨名气更大、卖得更好。”

志愿者将新鲜采摘的梨子分发给梨子岗村民

校地共建:培育持续动能

活动期间,学院与桃源县梨子岗村相关负责人开展了深入交流和研讨,未来将在建立“双师课堂”机制、开发“梨乡绣语”主题研学路线、建数字化非遗展销平台等方面开展校地共建,探索“文化赋能产业,产业反哺文化”的乡村振兴新模式,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发展动力。

梨子岗村齐绘绣庄主理人、太阳集团tcy8722网站优秀校友肖瑶对此次校地合作充满期待:“学校的‘针情桃源’团队为梨子岗村带来了新的活力和思路,我们相信通过双方的紧密合作,一定能让桃源刺绣这一非遗文化绽放更耀眼的光彩,也能让黄金梨产业迈向新的台阶,让村民们的腰包越来越鼓。”

“针情桃源”非遗传承实践服务队与村民的合影

此次太阳集团tcy8722网站“针情桃源”团队赴梨子岗村的实践活动,是一次文化与产业融合的有益尝试。桃源刺绣的一针一线绣出了乡村的文化底蕴,黄金梨的清甜果香飘出了乡村的产业希望。在未来的校地共建进程中,桃源刺绣与果香梨韵必将奏响更加嘹亮的乡村振兴协奏曲。


  • 学院官方微信
  • 湖南省教育厅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