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2025年国家级项目校企双向交流“双师型”教师技术技能提升培训项目开展“中职教师天意木国镜头捕捉匠心传承” 实地考察活动

发布者:刘珊瑚 审核人:燕晓山、刘杨 发布时间:2025-07-29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7月26日,暑气正盛,益阳天意木国景区内迎来了一批特殊的研修者。湖南省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2025年国家级项目——校企双向交流“双师型”教师技术技能提升培训项目,在此展开了首次沉浸式实践研修。太阳集团tcy8722网站数字艺术学院院长燕晓山、班主任刘珊瑚亲率全体参训教师,深入这座集木雕艺术展示、文化传承、旅游观光于一体的文化宝库,以镜头为笔,展开了一场生动的实地拍摄教学实践。研修过程中,教师们不再停留于课堂的理论探讨,而是手持专业设备,穿行于气势恢宏的大型木雕群像之间,流连于精巧绝伦的微雕作品之侧。他们将课堂所学的拍摄技法、光影运用与构图理念,在现场转化为捕捉木艺之魂的实践行动。每一处纹理的深刻,每一次刀工的起落,都成为教师们镜头下鲜活的教学案例与创作素材。传统工艺的深厚底蕴与现代数字影像技术在此刻碰撞交融,教师们通过取景框,重新理解了艺术表达的多元维度。

 “这次天意木国的拍摄实践,打通了技术研习与艺术感知的双重脉络。”一位学员在返程途中感慨,“亲手用镜头语言解析和记录这些大师级的木雕作品,对我们未来在课堂上传授技艺、激发学生创作灵感,提供了极其珍贵的一手资源。” 此次拍摄所积累的丰富素材,将直接反哺教学资源库,成为教师们提升自身实践教学能力、打造高质量课堂的源头活水。

燕晓山院长在活动时指出,此次深入天意木国的实践,是“双师型”教师培养中关键的一环:“产教融合、校企协同,不仅要求我们的教师懂理论,更要精技术、通实践。在天意木国这样的文化现场进行拍摄研习,正是将企业真实项目、行业顶尖工艺转化为教学能力的加速器。” 他强调,教师唯有自身扎根于实践的沃土,才能培育出真正适应产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他还布置了相应的摄影作业,要求学员们将拍摄的木雕作品挑选出最优秀的照片制作成美篇,并进行线上展示。




    此次培训项目的首次实践研修圆满完成,标志着湖南省在深化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推动校企资源深度共享方面迈出坚实一步。当职业院校教师的镜头聚焦于传统工艺的当代传承,不仅框住了木雕艺术的瞬间光华,更映射出职业教育扎根产业沃土、赋能教师成长的清晰路径。未来,更多带着实践温度与产业深度的课堂,将从这样的行走中诞生。

 




最后燕晓山院长在展馆内红色文化展区带领学员们重温入党誓词,这一刻,不仅是对党的忠诚的再次宣誓,更是对初心和使命的深刻感悟。



文:刘珊瑚  图:刘珊瑚  一审:邱灵;二审:刘杨;三审:燕晓山)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数字艺术学院